news center
2020年,全国农业科教系统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重大成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高素质农民数量已达1700万人,对支撑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正式批复同意由湖北省农业机械总公司牵头培育“湖北省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这也是湖北省首家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标志着湖北省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迎来全省农机装备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有利契机。
在2020年12月30日举行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表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要重点把握好6个关键词,“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前四个是目标任务,后两个是支撑保障。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2018年,世界总共生产了8.68亿吨水果和10.89亿吨蔬菜。 从产量来看的最主要水果是香蕉,其次柑橘类、瓜类、苹果和葡萄。其他水果占7600万吨。主要蔬菜是番茄,各种葱,卷心菜、西兰花和黄瓜。但是总的来说,人们对蔬菜消费的偏好比水果更多样化,品种多类但统计总产量少。直接表现在其他蔬菜一格几乎是番茄的2倍。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为了做好冬季温室蔬菜的增温工作,今年,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分别在昌平区金惠农农业园、银黄农业园进行了二道膜、小拱棚基质增温、空气源根系增温、燃烧块四项措施。其中,“二道膜”可让温室增温3℃左右,“小拱棚”可增加1℃左右,为元旦、春节蔬菜的供应提供保障。
今年以来,农业机械化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机械化力量。
“这个是今年新引进的无土栽培紫色番茄,品名叫纽莫,因富含花青素,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目前,园区年产高品质串收小番茄70万公斤,高品质水培生菜70万头,在市场上都供不应求。”在极星农业科技园,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程小军向记者介绍。
为了促进设施蔬菜产业高效发展,带动传统无土基质栽培模式向科技效益型高效无土基质栽培模式转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经过多年的试验探索,研发了基于基质栽培的蔬菜高效无土基质栽培技术体系,在北京、河北、西北区域进行大规模示范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0年11月1日,农业行业标准《温室植物补光灯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该标准于2020年7月27日发布,由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编写,珠海美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补光灯研发生产单位积极参与了标准的编写工作。
北美和欧洲对设施农业的投资已超过20亿美元,刺激了整个供应链上的初创企业和大企业参与创新。随着在受控环境种植的可行性得到更广泛的证明,s2g ventures新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设施农业将支持超过10%的蔬菜和草本农作物种植,并在未来十年为种植者带来巨大机遇。
近年来,北京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前列,2019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8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50%,小麦、玉米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蔬菜、畜牧、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机械化率分别达到35.46%、66.33%、43.68%、28.90%。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并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发展,现已全面渗透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服务、生产组织建设、乡村文化融合、现代职业农民培养等领域。
“这是核桃纹大白菜,我们已经在采收装窖;这是七叶茄子,还没有成熟,估计10天左右才能采摘……”12月4日,在北京食为先生态农业园温室大棚里,负责人邬春芳介绍道。开锅即烂、入口即化的核桃纹大白菜,肉质细腻、口感脆嫩的七叶茄子……这些原本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北京传统口味蔬菜又逐渐回来了。
一直以来,昌平草莓都备受广大市民喜爱,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近两年新引进的草莓轻简化高架栽培设备,不仅让种植户们省力高效栽培,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今年昌平区多个园区继续使用该设备,如今轻简化高架栽培模式生产出的草莓也已陆续成熟。
11月25日至27日,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大会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本届大会以“智能制造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世界智能制造领先企业、权威机构、卓越领袖与前沿专家,共同关注和探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和热点话题。
近日,记者从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上海沁侬武汉新农源50000头数字化、智能化生猪养殖项目已完工投产,这是武汉市第一家完工投产的数字化、智能化生猪产业绿色发展规划新建项目,标志着武汉市生猪产业绿色发展迈入新征程。
今年5月,北京浮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历时近5年时间研发出的一套用于生产的“鱼菜共生”循环生态系统正式落地昌平,并进行适配实验。研发团队希望在一年之内,筛选出真正适合本地生产与销售的鱼和蔬菜种类,着力将昌平打造成具有特色的鱼菜共生供应基地,为老百姓提供安全放心食品。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问题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工农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的科学把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
11月27日,作为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系列活动之一,2020数字乡村发展论坛在重庆举办。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论坛并讲话,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重庆市副市长熊雪、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等出席论坛。
11月27日,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0年)》发布。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举措、发展进程和阶段性成效,归纳了各部门各地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进展和经验探索,是对2020年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总体情况的集中呈现。
9:00-18:00
010-82913004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